透视中外车企2024年财报:从狂飙突进到盈利为王
- 发表时间:2025-05-27 16:00:25
- 来源:网络
- 人气:
面对困局★■,江淮汽车在2024年年底宣布,将在未来5年投入超200亿元研发资金■★,推出30款智能新能源车型,并与华为深化合作■★■■、提升技术竞争力。不过,一季度低迷的销量表现表明◆■★■,市场对江淮汽车能否撑起★★◆◆◆◆“高端化转型”,仍然存在不少疑虑和担心。
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江淮汽车”)2024年的财报显示◆◆,全年营收422亿元★◆,同比下降6.25%,扣非净利润巨亏27.41亿元◆★★,创下自2017年以来的最差纪录,尤其是在乘用车市场,江淮汽车2024年全年销量16.68万辆,同比暴跌16.59%。同时◆★■★★,公司负债率攀升至74.68%◆◆,货币资金一年缩水超20亿元。
在刘志超看来,这种“叫好不盈利★★★■”的怪象,其本质是汽车市场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时必经的阵痛。尤其是一部分车企技术同质化和商业模式趋同化严重,导致竞争维度过于单一◆★◆★,最终只能通过“烧钱■■★◆■◆”的手段抢占更多市场份额。这样的方式不仅不能长期使用■◆★◆■★,也很难建立健康可持续的盈利模式★◆■■◆★。
“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市场环境■★◆,只有进一步提高整合效率、解决利益不一致的问题★■◆,把公司资源深度整合,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竞争力★◆◆。”吉利汽车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直言,在“市场不给容错空间■◆■”的大背景下,吉利汽车需要快速整合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。
更令人忧心的是,这样的低迷表现仍在延续——4月29日◆★★,江淮汽车发布公告显示◆■★★★■,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.01亿元◆■◆,同比下降13■◆.00%;净亏损2■◆◆★◆.23亿元,2024年同期净利润则为1.05亿元。
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统计的数据显示◆★■◆■,2024年全年,全球汽车销量达9060万台(新能源汽车1603万台)。其中纯电动车的占比达11■★◆.4%、插电混动车占比达6◆■◆★◆.3%、混合动力车占比达5.9%。
■■◆“在电动化◆★■■■、智能化、全球化三重浪潮叠加下■◆★,快速构建技术生态、灵活调整供应链、深度发掘用户价值的企业,方能在下一个产业周期中占据制高点★◆。”刘志超对记者说。
记者了解到,为了更好地支持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业务◆◆★,长安汽车近几年关停并转51万辆整车◆■★■■★、84万台发动机落后产能◆■◆,改造升级85万辆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整车产能■◆◆■,并新建58万套新能源组合电池、75万套电驱、50万套电控产能,让产能结构逐步向新能源方向调整◆◆◆■◆。
对于比亚迪出色的市场表现■◆■,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认为,营收、净利润的双增长,反映出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深耕投入和出色的市场策略。
在比亚迪、长安、吉利和奇瑞等车企晒出亮眼成绩单的同时,也有不少车企受各种因素的影响■★■◆,近期的发展不尽如人意。日本两大汽车制造商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(以下简称“日产汽车◆◆◆★”)和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(以下简称“本田汽车■◆”)的2024年表现和业绩均未达到市场预期。
张翔也持同样的观点★■■★◆:“当潮水退去,唯有真正掌握核心科技、构建全球竞争力的企业,才能在这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中持续领跑。未来的汽车市场将不再是简单的销量比拼,而是技术研发、企业生态和全球化运营能力的全面较量。”
◆■“奇瑞汽车在海外市场的成功离不开‘产品本地化’策略,它与西班牙老牌车企EV MOTORS合作在巴塞罗那建立工厂,成为首家在欧洲生产整车的中国自主品牌公司。”汽车行业分析师刘志超说,■★★◆★“从产品出海到建厂出海★■◆■,中国车企凭借在新能源、智能化等领域的优势成为技术输出方。”
此外◆★,三部敏宏表示,尽管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有关合并的谈判最终失败,但本田汽车、日产汽车及三菱汽车仍考虑根据2024年8月签署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,在智能化和电动化领域展开合作,以此创造新价值并提升企业综合实力。
事实上,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中国车企并非高枕无忧■★★。继众泰等缺乏核心技术的中国品牌淡出人们视线后■★★◆,仍有部分中国车企未能及时找到核心竞争力■◆■◆★★,在市场中逐渐陷入被动。
日产汽车的财报显示■■■★◆,2024年全球销量334.6万辆,同比下降2■★◆★■.8%;净销售额12◆◆■■★★.6万亿日元,同比微降0.4%■★;营业利润总计698亿日元,较上一财年大幅下降88%■■◆★,营业利润率为0.6%■★◆◆■;全年净亏损达6709亿日元◆◆◆★。
“一方面■■★◆■,比亚迪依靠‘技术鱼池’中的新技术建造更高的护城河★★◆★,引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;另一方面则通过打造◆★‘智驾平权★◆◆◆’‘充电像加油一样快’等多个技术标签扩大品牌竞争力优势,激活终端市场需求。■★”张翔分析说。
◆■★◆“日产汽车在美国和中国等主要市场销量有所下滑■◆■★◆★,同时财报表现不佳也与在北美、拉丁美洲、欧洲和日本资产评估相关的减值支出有关。★◆”对于2024年业绩下滑一事◆■,日产汽车这样解释道。
与日产汽车处境相似的本田汽车也面临如何“扭转亏损★■★◆”的课题。财报显示,本田汽车2024年营收21■◆.69万亿日元◆■◆◆,同比增长6.2%■■◆■★;营业利润为1.21万亿日元,同比下滑12★★◆◆.2%■◆◆★★◆,全年净利润为835.8亿日元■◆■★◆,同比下滑24.5%。
迈入5月,车企们陆续披露2024年财报◆■★。一份份沉甸甸的“成绩单”,将全球汽车的“业绩版图”勾勒得愈发清晰——在新技术和新趋势的风口下,市场竞争格局正被加速重构。机遇与压力并存的“冰与火之歌”,让头部企业与尾部阵营的业绩差距持续扩大。有的企业放弃了过去狂飙突进的增速,为了盈利而主动进行战略收缩■◆◆■■★;有的企业则咬牙度过了生存危机,正试图借助AI等技术创新实现新的突破……在几家欢喜几家愁的财报数据背后■★◆◆★◆,各大车企正依托自身不同的资源和整体情况进行“全力突围◆◆■◆★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■◆◆◆★★,对于正式递交IPO招股书,拟赴香港上市的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■★■“奇瑞汽车★■”)来说,2024年海外市场的表现成为各界关注的亮点★◆■★◆。
中国新能源汽车代表之一的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★■“比亚迪”),在2024年的表现可圈可点。财报显示,2024年比亚迪营业收入7771亿元,同比增长29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2★★◆◆.5亿元,同比增长34%。
在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技术的双重推动下◆★■,全球汽车产业在2024年继续保持向上发展的总态势。
作为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一的汽车市场,中国汽车在2024年累计完成产销3128.2万辆和3143■◆■★■★.6万辆◆◆★■◆★,同比分别增长3■◆★◆■★.7%和4◆■★■◆◆.5%,产销量再创新高。透过2024年财报就会发现◆■★,在持续前行的大趋势下★◆★◆■■,各大车企正在用不同的方式迈向发展的新台阶。
记者了解到■◆★■◆,在★◆◆★■■“一个吉利”战略的指引下,2024年吉利汽车总收入达2402亿元★◆,同比增长34%■◆★★,创历史新高■★★■◆;扣非归母净利润85亿元,同比增长52%,经营盈利能力显著提升。得益于规模效应的显现及核心产品竞争力的显著增强★◆,吉利汽车的毛利总额提升至382亿元,毛利率达15.9%。
随着业绩持续恶化,日产汽车决定在全球追加裁员以此节约成本★★★◆。5月13日,日产汽车发布■★★■“经营重建计划Re■■★■■:Nissan★■◆◆■◆”计划,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两万人(相当于日产汽车全球员工的15%)。同时在生产重组和优化方面,日产汽车计划到2027财年将全球汽车工厂从17家削减至10家。
“尽管江淮汽车与蔚来汽车合作的代工模式曾带来短期收入,却未能建立自主品牌认知◆■■,2023年出售相关资产后,旗下的瑞风、钇为等品牌销量持续低迷★◆★◆★,产品矩阵迭代滞后于市场需求。”刘志超分析说,江淮汽车接连曝出的贪腐案件◆◆■★◆★,如江淮汽车原董事长安进等高管相继被查,也暴露出江淮汽车治理体系的深层缺陷■■★◆。
放眼各大车企的2024年财报就会发现,头部企业与尾部阵营的差距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拉大,“赢家通吃★■”的马太效应愈发显著。
★◆“自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◆■★★,汽车行业的变革一直都是‘大浪淘沙’◆■。当前市场的分化与内卷,既是转型期阵痛的缩影,也是产业升级必须经历的阶段。”张翔预测,未来5年■◆★★◆,随着技术迭代加速、全球化深入和政策支持加码,汽车行业将进入★◆◆★“高质量发展”的新周期: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壁垒和生态优势巩固地位■★■,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凭借差异化竞争力生存,而缺乏核心能力的尾部企业将加速退出市场★■。
市场分化加剧的背后,是行业愈演愈烈的内卷化竞争。一方面◆■■★★,在新能源汽车领域,价格战的硝烟正从中低端市场向中高端市场蔓延■■★★■,很多车企为争夺市场份额不得不牺牲单车利润★★■■◆;另一方面■★★★◆,不少车企陷入了■◆★◆★“流量焦虑”与“精简成本”的两难困境。
面对厮杀惨烈的车市红海,部分车企陷入了◆★★■“为规模而规模”的发展陷阱——这些车企的月度、季度甚至半年销量数据都很亮眼,一旦公布财报就会发现其盈利能力薄弱,甚至是“负债累累”★■■★★◆。
面对严峻的经营状况◆★◆◆■★,本田汽车表示将暂停2024年4月宣布的“加拿大安大略省建设电动汽车供应链”项目。“由于近期电动汽车市场发展放缓,本田汽车位于加拿大的综合价值链投资项目将推迟约两年■◆■★★。随着市场条件的变化,我们将继续评估合适时机和项目进展。”本田汽车首席执行官三部敏宏说★★。
数据显示,2024年奇瑞汽车总销量超过260万辆,营收超过4800亿元,新能源汽车销售58万辆。其中,汽车出口达114万辆,占据中国汽车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,并连续22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。截至目前,奇瑞汽车的海外用户已超480万★■★。
积极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转型的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长安汽车”)在2024年同样实现了业绩增长■◆■。财报显示,2024年长安汽车全年营收1597亿元,同比增长5★◆◆★■.58%,创历史新高。
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吉利汽车■★■■◆”)则走出了一条“协同整合保持竞争力”的发展道路◆◆◆。自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去年发布《台州宣言》,宣布企业进入战略转型全新阶段以来,吉利汽车动作频频。今年2月,极氪汽车完成对领克品牌的合并◆◆◆;5月◆■■■■,极氪汽车正式宣布将并入吉利汽车。
- 2025-06-0815(中国)官方网站-IOS安卓通用版
- 2025-06-08泉城企话录 山东艾诺智能仪器汤承昭:对话“技术派掌门人”揭秘
- 2025-06-08云南招考最新资讯:公考热点速递(4月08日)
- 2025-06-08中国风网站设计思路
- 2025-05-27今日国内新闻最新消息-金投热点网-金投网
- 2025-05-27巴方表态愿与印度展开对话解|凯发体育游戏平台决争端
- 2025-05-27|凯发k8官网直营沙漠中翻车吴京凌晨报平安:人没事儿!大家放
- 2025-05-27|凯发k8体育平台入口环球网核实:中国驻以色列大使杜伟因身体
- 2025-05-27空中生存知识:遭遇空难时究竟该如何自救
- 2025-05-27一周大事件:F1中国大奖赛即将启幕华为鸿蒙新机发布
- 2025-05-27中国工会新闻网、环球网、云南网央媒网站发布渠道网络发稿公司
- 2025-05-27|凯发电游娱乐网址2019年环球网国际学校招生展:上海民办包
- 惠州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首页,凯发k8(中国)天生赢家,K8·凯发(中国)·一触即发科技有限公司
- 客服QQ:1728732481
- 服务热线:0752-2607756
- 售后服务:18026520800
- 电子邮件:anboson@szanboson.com
- 公司地址:惠州市仲恺高新区和畅东四路7号2楼